【境域】 果洛藏族自治州位于青海省东南部,地处青藏高原腹地的巴颜喀拉山和阿尼玛卿山之间。东临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和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,南接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和甘孜藏族自治州,西与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毗连,北和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、海南藏族自治州接壤。地处安多康巴文化的结合处,是丝绸之路河南道和唐蕃古道的重要组成部分,是中国·格萨尔文化之乡,是青藏高原自然、人文资源的典型缩影。总面积76442平方公里,占青海省面积的10.545%,位列全国30个少数民族自治州第八位。
【地貌】 巴颜喀拉山绵亘东西,成为长江与黄河的分水岭。整个地形自西北向东南倾斜,西北地形平缓多丘陵,东南陡坡深谷多高山。北部的阿尼玛卿峰是黄河源头最高的山峰,海拔6282米,山势雄伟、气势磅礴、光洁如玉,是藏区四大神山之一。南部的年宝玉则主峰海拔为5369米,是三果洛的发祥地,峰峦叠嶂、雪岭泛银、变化莫测。黄河在本州境内流程长达760公里。从巴颜喀拉山脉北麓的扎曲、约古宗列曲和卡日曲发源,汇聚于星宿海、扎陵湖和鄂陵湖,流经玛多、达日、甘德、久治四县,出境四川、甘肃后,再次从玛沁县入境,呈现黄河向西流的地质奇观,形成著名的拉加大峡谷。巴颜喀拉山脉南麓,达日县境内的尼曲入境四川,汇入长江支流雅砻江;班玛县境内的多柯河、玛柯河入境四川,汇入长江支流大渡河;玛多县境内的冬给措纳湖经西北隅的托索河流入柴达木河,注入南霍鲁逊湖,是境内唯一的内陆流域。
【气候】 果洛州平均海拔4200米以上,大气含氧量仅为海平面的60%,具有显著的寒缺氧、气温低、光辐射强、昼夜温差大等典型的高原大陆性气候特点。易受北方和西北方的寒流影响,日照时间长,降雨(雪)量较多,蒸发量大,多阵性大风。年均降水量400至700毫米,年均气温零下4摄氏度,无绝对无霜期。一年无四季之分,只有冷暖之别,自然条件相对严酷。雨量分布不均,北部干旱寒冷,东南较湿润的班玛、久治等地年平均降水量为655.8─759.8毫米,年降水日数达175天左右,其中久治县为青海省降雨量最多的地区。
【历史沿革】 果洛—藏语意为“反败为胜的人”。古称俄洛、郭洛克。古为党项羌地,唐置轨州(今果洛南部地区)、又置山居、奉、岩、远等州,后属吐蕃辖地,宋属吐蕃角厮啰政权,元属吐蕃等路宣慰司,明属朵甘思宣慰司,明末清初属和硕特蒙古政权,清隶成龙绵茂道松潘镇漳腊营,以“郭罗克松”(意为昂欠本、班玛本、阿什姜本三个部落称“三果洛”)自称。民国十八年(1929年)归青海省直辖,曾置果洛行政督察区、青海省第三行政督察区。至1946年撤销既设机构,果洛在历史上没有建立过真正意义上的政权,直到解放前夕还处在封建割据状态,并保留着某些奴隶制的残余,仍由部落头人管理。1952年2月,中共中央西北局根据中央的指示精神,正式建立了中共果洛工作委员会和西北军政委员会果洛工作团。同年7月1日,向果洛进发。8月4日,工作团进驻果洛腹地的查郎寺,宣告果洛和平解放。 经过一年多繁忙而紧张的准备工作,并且经与各方爱国人士充分酝酿协商,根据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》中“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,应实行民族区域自治”等有关规定,于1953年底召开果洛第一届人民代表会议。会议民主选举自治区主席、自治区政府委员,果洛自治区政协也同时成立。1954年元月1日,正式宣告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区(专区级)成立。1955年7月2日至8日,召开了果洛藏族自治区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,根据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(草案)》的规定,果洛藏族自治区改为“果洛藏族自治州”
【行政区划】 1955年,在原来工作分团的基础上,经过民主协商逐步建立达日、甘德、久治、班玛等县级政权,后从甘德、达日析置玛多、玛沁两县,形成州辖六县的行政格局。至2018年,果洛州辖玛沁、玛多、甘德、达日、班玛、久治6个县,44个乡(镇)、188个行政村(牧)委会,8个建制镇设19个社区。玛多县设果洛新村、河源新村两个移民新村。 |